民俗風情
踢棒槌
來源: 發(fā)布時間: 2023-04-20

《踢棒槌》起源于獲嘉縣西南部的東張巨村,流傳于獲嘉縣境內(nèi)。

相傳,清同治年間,東張巨村劉大戶家丫環(huán)成群,丫環(huán)中有專管洗衣服的,常到村外護寨河里洗衣服。洗完后,年輕的丫環(huán)們便登上寨墻馬道觀景游玩(東張巨寨墻為表磚壘砌,傳為仿“皇城”而建,上有馬列道并設有“炮臺”等防御工事)。這年中秋,當丫環(huán)們在寨墻上正舉著棒槌玩追打游戲時,被村上會首撞見了,會首便讓丫環(huán)們利用空閑排練一個節(jié)目,到春節(jié)“行水”時演了。丫環(huán)們經(jīng)過商議,便編創(chuàng)了《踢棒槌》,并請村上秀才劉方和的夫人劉楊氏把關(guān)指導,初演于街頭。此后,每年的春節(jié)和元宵節(jié)均上街演出,日漸成熟并得以流傳。

《踢棒槌》演出一般需要16人或20人,表演分腳踢和手舞兩種方式,即用絲綢吊住特制棒槌“腳踢”與手執(zhí)棒槌“舞花兒”,為走街表演節(jié)目,邊行進邊進行隊形變化表演,一般很少在舞臺上表演。以20人為例,《踢棒槌》表演一般包括三大部分:

1.《錯錯花兒》

單行豎排,前10人向左兩步,后10人向右兩步,往返數(shù)次后恢復為一字豎排。

2.《掏股花兒》

兩隊豎排,前進中左右互相換位。

3.《西施浣紗》

兩隊豎排,第一、第二人,第五、第六人,依次類推,凡每隔兩人。半蹲與舞棒槌;然后再換作第三、第四人,第七、第八人,依次類推,半蹲身舞棒槌。如此后復,形成高低錯落變化,如波濤上下起伏。

4.《卷菜芯兒》

單隊豎排,第一人繞第三人轉(zhuǎn)過來,第二人繞第四人轉(zhuǎn)過來,依此類推,恢復原隊形。

5.《掏8字》

單隊豎排,前邊一人從隊中間穿過,繞到隊前,其他人尾隨其后繞轉(zhuǎn),恢復原隊形。

6.《雁回頭》

兩隊豎排,左、右兩隊從前至后分別向外翻轉(zhuǎn),至隊尾從里繞過,恢復原隊形。

《踢棒槌》的伴奏樂器有鼓、鈸、小鑼,另有嗩吶吹曲《小花園》等。主要道具為“棒槌”(一般為一根細木棒,縛以草、麻之類,后外包麻布、絲綢,飾以絲穗即可,稱名“花棒槌”)。

2009年6月12日,獲嘉縣的《踢棒槌》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河南省省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名錄(豫政〔2009〕45號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