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品安全抽檢
買東北特產需“擦亮”雙眼
來源: 發(fā)布時間: 2017-07-03
在對生活品質的追求越來越高的今天,人們更愿意購買帶有“野生”、“綠色”、“有機”這些標識的食品。東北地域遼闊,氣候多樣,森林覆蓋率大,野生資源豐富,享有“百草之王”美譽的人參及各類營養(yǎng)豐富的野生菌類廣受消費者追捧。于是,很多商家投機倒把,以次充好,以假亂真,在危害消費者健康的同時,也毀壞了“東北特產”的美譽。
    以野山參為例,據(jù)業(yè)內統(tǒng)計資料顯示,每年吉林省大小鮮野山參總產量不超過70斤,每棵野山參按重量不同,價格在幾萬元至幾百萬元不等。而市面上包裝精美的“東北野山參”,實際上基本都是人工培植的普通人參。消費者在購買野山參時一定要注意是否有權威機構鑒定,然后到網上查詢確認,以保證買到的是真正野山參。
    另外,有些消費者認為“人參放的越久營養(yǎng)價值越高”,這種說法沒有任何科學道理。建議廣大消費者,買了人參一定要趁新鮮服用,如果需要儲存,一定要選擇通風、干燥、低溫的地方。
    野生菌類亦是如此。以野生榛蘑為例,野生榛蘑是中國東北特有的山珍之一,是迄今為止為數(shù)不多的被人們所認知但仍然無法人工培育的野生菌類,堪稱名副其實的“山珍”,被廣大消費者贊為“東北第四寶”。那么該如何鑒別野生榛蘑的真?zhèn)蝺?yōu)劣呢?
    據(jù)了解,當年采摘的榛蘑,顏色呈土黃色和黃褐色,無硬根,菌肉較??;菌褶松散,看起來較單??;莖細,多彎,高5~13厘米,有縱條紋,內部松軟至空心,且蘑菇傘有龜裂沒完全散開。另外,當年采摘的榛蘑滑嫩爽口、口味醇香、營養(yǎng)豐富,如果放久了就會變黑,有硬根,有的因保存不當,上面還浮有一層白霜,極大地影響了榛蘑的營養(yǎng)價值。市場上銷售的大都是收購來的散蘑再烘干、包裝,很少有當年采摘的榛蘑。所以,高價榛蘑除了真?zhèn)沃?,也有陳舊優(yōu)劣之分。
    如今,東北土特產以其特有的品質已漸漸走出東北,并在全國特產市場上占據(jù)著不可替代的位置。所以,再次提醒那些追求健康的消費者,在購買東北野生特產時,要“擦亮”雙眼,仔細甄別,不要因一味追求包裝上的感觀效果而上了不良商家的當。
    日前,長春工商局將利用現(xiàn)代化手段積極探索涉及消費者健康安全的重點商品的電子化監(jiān)管模式,將企業(yè)自身經營管理與工商監(jiān)管融于一體。這一舉措的實施將會對土特產市場上恣意哄抬價格、欺瞞消費者的行為起到一定的打擊作用。當然維護市場秩序的安定,還需要消費者的監(jiān)督以及自我保護意識的提升,相信通過兩者的共同努力,東北土特產市場將迎來一個童叟無欺、公平公正的市場環(huán)境。